目的:每期用2~4篇文章、1~20页篇幅,对人们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度解读,内容涵盖理工农医和部分人文学科。
来源:选题来源于前沿研究动态、重大科技事件,以及上海科技馆和其他机构组织的一些科普讲座、沙龙活动。作者主要有本刊骨干作者和一线的科研人员。
广角(Pictures)
目的:在每期杂志内页开头做对开的2页,用一组照片或绘画,配上简短的文字来展示自然奥秘、生命奇观、民族风情,或报道科学原理、环境事件。
来源:由动物摄影家、风光摄影家、科普作家、科研人员提供图片和文字。
速递(What’s New)
目的:介绍国内外科技进展和趣闻趣事,体现崭新性、重要性和趣味性特色。
来源:内容主要来源于国外网站,发动馆内外年轻人投入翻译,由编辑部改编后刊出。
探秘(Exploration)
目的:对科学研究探索进行深度解读,展现科学方法和发现的过程魅力。
来源:本刊骨干作者,主要为在职和退休科研人员。
创新(Invention)
目的:从原理、应用、社会效应等方面解剖新技术、新发明。
来源:本刊骨干作者,主要为在职和退休科研人员。
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
目的:将国内外自然科学博物馆、科学中心里有趣的展览、科普电影以及研究、收藏内容改写为生动有趣的科普文章,凸显《自然与科技》主办单位为上海科技馆这一特色。
来源:作者主要为博物馆界同仁。
生命记(Life)
目的:突出本刊传统特色,以“自然史”风格(即忠实记录)展示生命奇观和奥秘。
来源:主要作者为自然史学科领域科研人员、探险家、纪实作家;一半左右文稿为自发来稿。
自然与人(Nature and Man)
目的:囊括世界各地民族风情、自然·人文风光、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等话题,以纪实文体为主。
来源:向国内外著名的纪实作家、环保人士、自然史专家约稿,同事采纳优秀的自发来稿。
健康(Health)
目的:解读医学卫生新闻事件,使读者了解患病机理和防病治病措施;介绍流行的科学的健身和养生方式,鼓励读者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来源:由医学专家和医学科普作家撰写,另有部分自由投稿文章(包括编译)。
科学人(People)
目的:介绍诺奖人物、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探险家等,讲述他们的生平故事和对科学的贡献。
来源:专栏科普作者、自发来稿等。
悦览室(Book and Movie Review)
目的:每期刊登2~3篇新近出版的优秀科普图书书评和优秀科普电影影评。
来源:专栏作者、自发来稿等。
读友汇(Readers’ Club)
目的:用1~2页篇幅刊登读者的意见反馈、见闻、观点、质疑、摄影作品等,并附上编者的点评。
来源:读者的短信、邮件意见反馈及自发来稿。
商品评价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