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中国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于1950年1月创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是国内目前最具权威和影响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及旅游、探险类杂志。该刊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
1954年,《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但不久后影响消失,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至1957年时增至48页,发行量达到了2万册。
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击,《地理知识》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时断时续,该情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
2000年10月,《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随后亦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
2008年3月,《中华遗产》正式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品牌下的一员。
2008年7月,港澳繁体版以“中国名片”的姿态直卷全港。
2009年1月,杂志价格提升至20元,页码加到176页。
2009年4月,《中国国家地理》英文版正式出版。
2010年是《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杂志举办了重温最有影响力的观点、征集改变最大的地方、寻找60年传读的世家和“校园行知客”4样活动
《中国国家地理》在秉承保护地球、探索未知、推进文明的基础上,又涉及了天文、地理、生物、人文、历史诸领域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及重大考古发现,后旅游时代出行的理由,都市白领的生活方式,探险的经历,著名科学家的人生轨迹,文化版图的胀缩等各种有趣的话题。
“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编辑记者”组成的策划采编队伍,使杂志融科学性、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成为中国高档杂志中的著名品牌。
《中国国家地理》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本对外出售版权的杂志,成功地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现有中文简体版、中文繁体版、日文版等版本)。如今在中国,《中国国家地理》的记者们也带着类似的激情跋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
有人说,对孩子来说,父母*好的陪伴是与他一起阅读成长。我是一名编辑,同时也是一位母亲。职业的敬畏感和母亲的责任感让我对少儿杂志的选择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就在我从事儿童科普编辑工作的第8个年头,我与《环球少年地理》相遇了。我惊喜地发现这本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NG KIDS)《环球少年地理》就像所罗门宝藏一样,焕发着异彩。《环球少年地理》是一本涵盖方方面面的科学读物,只不过,它与以往的科普读物不一样,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关注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地球;它是一场绝美的旅程,你只需要徜徉其间便会被打动;它还是一堂生动的自然课,让孩子沉浸在兴奋、激励的真实经历中,点燃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对孩子来说,快乐是兴趣的基础;而兴趣则是激发他们想象和创造的动力。《环球少年地理》提供的不仅仅是科学,更是快乐的童趣色彩。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与科学亲密接触就是《环球少年地理》的理想。
在这里我向所有的家长呼吁——科学是送给孩子成长的*好的礼物。在这里,我不想对这本杂志寄予过多的溢美之词,我希望我朴实而又真挚的语言和体会能与您和孩子一同分享。这也是我——一名科普编辑的愿景和快乐。
商品评价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