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是一期由《住区》编委会编写的中国住房体制改革的书名。本期《住区》梳理了中国社会住房政策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国外的相关探索与尝试。对中国社会住房的发展
脉络进行解读,当有助于厘清我们的认识,为今后寻求解决之道找到依据。如果说“社会住宅”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大规模可承受住房需求,那么对于处于特殊地位的“老人住宅
”的关注,则反映了《住区》对弱势群体住房需求的入微体察。我们在开篇特别策划了“中国新住区论坛——2009年长者住屋论坛”作为对2009年第4期《老人住宅》的延续与补充,
也希望对“老人住宅”的探索和研究能够一直继续下去。
《住区》是一期由《住区》编委会编写的中国住房体制改革的书名。本期《住区》梳理了中国社会住房政策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国外的相关探索与尝试。对中国社会住房的发展
脉络进行解读,当有助于厘清我们的认识,为今后寻求解决之道找到依据。如果说“社会住宅”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大规模可承受住房需求,那么对于处于特殊地位的“老人住宅
”的关注,则反映了《住区》对弱势群体住房需求的入微体察。我们在开篇特别策划了“中国新住区论坛——2009年长者住屋论坛”作为对2009年第4期《老人住宅》的延续与补充,
也希望对“老人住宅”的探索和研究能够一直继续下去。
杂志社:住区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单期价格:45 |
期数:6 |
国内刊号:CN11-5915/TU |
ISBN:9781674907307 |
读者推荐:白领 设计师 收藏家 企业家 美工 环保主义者 建筑师 |
|
定期介绍国内外先进的规划设计理论;刊登国内外优秀的住区规划设计范例;发表各方面专家的学术论文;介绍政府部门对住区开发的宏观指导性政策和建议
《住区》是一期由《住区》编委会编写的中国住房体制改革的书名。本期《住区》梳理了中国社会住房政策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国外的相关探索与尝试。对中国社会住房的发展
脉络进行解读,当有助于厘清我们的认识,为今后寻求解决之道找到依据。如果说“社会住宅”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大规模可承受住房需求,那么对于处于特殊地位的“老人住宅
”的关注,则反映了《住区》对弱势群体住房需求的入微体察。我们在开篇特别策划了“中国新住区论坛——2009年长者住屋论坛”作为对2009年第4期《老人住宅》的延续与补充,
也希望对“老人住宅”的探索和研究能够一直继续下去。
特别策划
主题报道
地理建筑
建筑实例
住区调研
住宅研究
有着12年历史的《住区》杂志以其独特的从社会文化角度切入设计与空间问题的方式而著称。杂志的主办方之一清华大学,是中国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第一流的大学;与其合
作出版《住区》杂志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则是中国最大的专业建筑书刊出版集团。
以居住问题为出发点,《住区》杂志每期聚焦一个主题,这个主题被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现象呈现,而不单纯是一个设计的结果。主题的范围小到住宅中的一个具体空间,大到城市
住区的可持续性,以主题文章、调研报告、艺术、摄影和具体案例等各种方式呈现。同时,与变化多样的主题相对应,《住区》杂志还有针对长期关注问题的固定栏目,如:“老人
住宅”、“建筑是什么”、“规划理论”、“世界城市论坛”等。
《住区》年轻的编辑团队努力将设计问题放置于一个更为宏观的场景下审视,我们相信无论是对于实践者、研究者还是关心居住空间与环境问题的读者来说,这都是更为有益的视
角。